联系我们 

客服QQ号:
1344750938 


网站广告:
15916014017

建福星塔者何得何来

日期:2009-05-16    阅读: 次   来源:碣石在线    录入员:曾弘真    查看全部评论

    陈书燕,此君是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干部。1958年中国大跃进时期,农村到处大搞“浮夸风”,当时作为大队干部,他看出这个时弊,便以“瞒天过海”之计,避过“浮夸风”,使得其治下农民不致饿肚子。

    陈书燕从一个农村干部被提拔为国家干部之后,始终保持务实的工作作风。1976年,他从陆丰潭西区调到碣石镇当党委书记。上任之后,见碣石镇这个原来拥有“渔、农、盐、工、商”,海港加边防的重镇,由于年年运动不断,弄得百业肃条,致全镇有五千多名剩余劳动力整天在“数街石”过日子。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出路,陈书燕和领导班子同心同德,大力开办各种小工厂,并实行“产值、利润、工资”挂钩,调动干部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经过两三年的艰辛拼搏,终于使流落街头失业者“伸手有工做,张口有饭吃”。

    在办好工厂之后,他看到碣石镇乃历史悠久的卫城,历来海内外游人香客到玄武山进香的人很多,便萌生了将在“文革”期间被荒废的元山寺,及被炸毁了的福星塔重新修复的念头,认为这无疑是联结海内外侨胞情谊的一个好途径。时为八十年代初,虽然改革开放的思潮已初步兴起,而地处天边海角和碣石镇,旧的思想束缚尚未消除,要作出修建元山寺及福塔星,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在当时来说,没有一定的胆识,不敢把自己“乌纱帽”的得失置之度外的人,是断不敢大胆“妄为”的。

    陈书燕一经拿定主意,立即挑选三四个办事精干的干部,一面筹款,一面派人上北京聘请设计名家,又到福建省泉州请来名师名匠,紧锣密鼓地动土兴建。在兴建过程中,陈燕虽然得到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海外侨胞的支持,却也惹来一封封揭发他“搞封建宗教迷信”的控告信。面对这些“吠日蜀犬”,陈书燕挥笔写下“文明参天地,翰墨贯古今”的对联,让石匠镌刻于石塔之内,以示“石敢当”。

    经过九个月的拼搏筹谋,一座比原来镌刻得更精工,造型更为古朴典雅的福星塔,以雄伟薪姿矗立于玄武山上,从而恢复了陆风县旧八景之一的“碣台观海”和“佛灯照明”的名胜古迹。这一举,倒又印证了“不破不立”之说。

      新兴的碣石旅游业,给碣石人带来了可惜的财富,同时也带来改革开放的春风。然而,玄武山佛祖并没有显圣保佑陈书燕“官运享通”。相反,在换届投票选举时,就因“复辟宗教迷信”,这个原县委常委,被碣石人称誉“有食书记”,转眼间被贬为“下马常委”。

    人的价值在竞争中时高时低,不足为奇。就在陈书燕“贬值”时,汕头经济特区有个“刘伯乐”,却看中陈书燕是一匹难得的“野马”,于是一手将他拉到汕头经济特区。开始,让他“当牛做马”开拓龙湖工业区建设,后让他当上汕头特区物资总公司经理。经过八九年的艰辛开拓,这家公司一跃成了汕头经济特区列强中的大企业。

    昔时参与建寺的方耀,文革中执行炸塔的人,重建福星塔的陈书燕,这三都是普宁县人,这无形中又给玄武山增加了一道玄妙的巧合色彩。(文章来源:王杏元《神武今鉴》)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