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客服QQ号:
1344750938 


网站广告:
15916014017

明清碣石卫三次建城述略

日期:2011-04-04    阅读: 次   来源:    录入员:    查看全部评论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建安时曹操的这首名篇《观沧海》,使那传说中秦皇谒神、汉武勒石的碣石,在后世的诗文中不时闪烁光彩。然而,那碣石已经只属于历史与传说,隐于渤海之中。而此碣石属于现代,其地貌特征与传说中渤海岸的那碣石有点类似,同样可以“谒神”、  “观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命勃发的滨海重镇。近期它曾是明清时期的一大卫城,雄踞南海边陲五百年,霸气冲天,辉煌显赫。
  期间,这里曾三度建城,深沟峻垣,规模宏大。凸显于那个时代的高垣壁垒的兴废,记录着碣石的沧海桑田。
  碣石,地处陆丰市南部沿海碣石湾东侧,古称石桥场,因其港外金厢滩至田尾山海中孤石列立,状若“石桥”而得名。明代在此设卫时,因这些礁石非常符合古代传说中的“碣石”特征(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才名之为碣石。
  历史上,碣石是依托碣石港而发展起来的渔商城镇。唐代,这里已有官办盐场。据唐昭宗年间(公元889—896年)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录异》记载:“石桥场由官配盐,商人纳榷贩运”。不难想象到石桥场在唐朝就已出现了邻近地区难以企及的初步繁荣。殆至明朝,碣石已是渔、盐集散地和各路商贾聚居经商之所。但是,明朝初叶,日本国内正处于分裂混战的南北朝代,其战败的南朝残兵败战、武士及逃避征敛或失去生产手段的流民,逃亡海上,与被朱元章剪除的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旧部联合,不断骚扰中国边境。因而明太祖自立朝之日起,便开始设立卫所制度,  “度地要害,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将全国约一百八十万军队悉数编入卫所之中,一般以560人为一卫,由指挥使等官统领,派戍边海要塞,护卫京都等。碣石非州非郡,在这里设卫完全是为了防御倭寇的侵犯。明政府派遣队伍到偏隅南海之滨的碣石湾戍边,这是明政府为国为民干了一件大好事。这些戍边队伍的官兵,多是来自北方和中原,来到碣石后,人地生疏,困难重重,一方面要担负抗击倭寇和海盗的侵扰,另一方面要保护自己和家属以至子孙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必须筑造能御寇防盗的城池。
  洪武初年,都指挥使(明代一省之最高军事长官,正二品,与六部尚书同级)朱亮祖奉命镇守广东,设置卫所,整饬要塞。因碣石位于闽广之间,水深山险,海礁错列,有利攻守,  “故称雄镇,负山阻海,实为惠潮二郡门户,又其有鱼盐之利,颇称饶给”(《明会要•海防》),加上碣石东面的饶平县柘林港及南澳岛,是由闽入粤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而是时碣石兵事并不频繁,有利于设置卫城,并可指挥惠东县平海、海丰县捷胜、甲子(今陆丰市辖)、惠来县靖海、潮阳县海门和达濠营寨的驻防,故择此设卫建城。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都指挥使朱亮祖遣都指挥 (品秩为从二品或正品)花茂领兵驻碣石,始建碣石卫城,开创城隍营舍。时碣石卫内设中、左、右、前、后五个千户所(称内五所,驻军560人,千户为五品官),外辖甲子、捷胜、平海三个守御千户所。不久,原惠州卫的海丰守御千户所也归碣石卫统辖。于是,碣石卫共辖九个千户所,全卫拥有官兵10100余人,是明朝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卫之一(当时全国的内外卫有三百多个,以兵员560人左右的卫占居多数),负责东起惠来神泉港西至惠东巽寮村的巡检和沿海防务。碣石卫既为大卫,朝廷甚为重视,又兼朱元章迷信堪舆之术,所以围建卫城之时,朱元章把精通堪舆术的江夏侯华苇和京都司华茂派到碣石策划指导筑城。华苇、华茂抵达碣石后,很看重菜园坑村附近的圭山 (即今玄武山)。堪舆家认为,南塘的五峰山是碣石的祖山。《广东通志》这么说:“由三合岭经九岛诸峰,逶迤数十里至此,突地五峰,状如五指,为碣石祖山。”而五峰山的来龙便在圭山结穴。花茂主持,华苇、华茂指导建造的碣石卫城更座落于圭山的正前方,距圭山约500米处。他们从堪舆的角度,为了王师能得到神力之助,把圭山起龙岩下面的循州刺史卢天潢的坟墓迁移到湖坑村东北面的乌龙坑(俗称金狮戏球山),把菜园坑村近边的真武庙迁来这里,并改称玄天上帝庙(即今玄武山元山寺),真武大帝也改称玄天上帝,作为军队保护神奉祀。
  从现存古卫城遗址看,明卫城全为挖城壕取土筑成 (习称土城),但城门皆为砖石垒筑。据明嘉靖《惠州府志》载:“城高二丈广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一百五十丈 (明代度量衡一丈等于现公制3.2米,1150丈相当于现今3600多米),雉堞(即城眼)二千二百六十二,池深一丈,广一丈二尺,敌楼四,下辟有门”。而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陆丰县时的县城,周围仅三百二十一丈一尺,相比之下,碣石卫城已是一座煌煌大城。
  碣石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陆地也由这个走向向大海延伸。据考古专家对现有遗址多次勘察的结果表明,卫城北门在今望海楼村北面打铁铺仔,过此门可登上玄武山。明卫城的望海楼可嘹望海面的敌情,应该距海很近,而今则离大海几里之遥了。东门在今新酉村东门崎,为全城制高点,也是驻军把守的重要位置。南门在今城脚王 (又称城背脚),西门约在今清平门的位置。明卫城西墙应从城脚王南面城墙往西300米处起,向北延伸经古莲田、清平门、碣石中学西侧祖师路到北城墙。主要依据是: (1)志书记载卫城周长一千一百五十丈,即3600多米,从现存遗址看,从卫城的古北门至古东门到古南门这一段,全长1750米,城壕遗迹明显可见,按卫城周长和面积,西城墙应是上述位置。(2)一般古城的东、西、南、北门是对称的,由此明卫城南门位于今城脚王处,刚好与北门对称。(3)现今清平门应是明卫城的西门,又是石桥场土城的东门,当时城内居民,因筑城而安民乐业,故称清平门。
  明初,兵强马壮,积极防御,倭寇对于我国沿海还未酿成大患,社会相对平静。可是百年之后,自明正德 (1506—1521年)起,军官越来越贪图享受,武备废弛,甚至士兵逃离(嘉靖三十八年,碣石卫内五所仅存1216名官兵),给了倭寇以可乘之机,而且倭寇的力量大增。殆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粤东沿海倭患转烈。海运发达(明朝碣石海运可直达浙江等地),商贾云集的碣石尤为倭寇所垂涎。当时居住在卫城西门外石桥场的民众更是常遭倭寇焚掠,祸乱迭起,社稷不安。嘉靖三十五年(1557年),海丰县令张济时亲临碣石(明代碣石卫地属海丰县辖)发动群众筑城御倭,“招徕既徙之民,使复故土,量其家力之厚薄,差次会敛,助以赎罪之金,为筑土城”(《石桥场新筑土城记》)。是年十月动工兴建,并在碣石官兵帮助下,于嘉庆三十六年(1558年)三月建成石桥场土城,成为碣石人民的一方保障,“寇复入境,睥睨而去”矣。据明嘉靖《惠州府志》载:“石桥场土城,东接卫城之垣,其它各面城墙长二里许”;又据《陆丰县志》载:“石桥土城东因(接)卫城之垣,其三面各延百余寻,基广一寻有奇”。古代度量衡单位1寻等于8尺,百余寻与二里许相当,约为1200米左右。三面各延约1200米,石桥场土城的规模已不亚于卫城了。这就是明代碣石常被人们忽略的第二次建城。由是,明代碣石更有两座城,一座主要是驻扎军队的卫城,一座是居住百姓的石桥场土城。
  由相关史料可见,明嘉靖年间石桥场土城与碣石卫城毗邻,石桥场土城背靠卫城西墙,其形制如平放“8”字形。但石桥场土城史书没有城门方位记载,仅有“乃立三门,如城(卫城)之制”的记述。经专家从土城四至的多次考察推断,现在从北关至打铁铺仔的大道,就是石桥场土城的北面城基;从城背脚王至大菜园玉香楼,就是南面城基;从玉香楼新街后巷至北关,就是西面城基。石桥场土城南门应在今碣石镇古南门(灰窑头),西门在今西关,没辟北门。因为北面土城以外的卫城北门一带,地势低平,400多年前为海湾,不便开辟北门,居民经打铁铺处的卫城北门进出。另据清顺治二年(1645年),明廷驻碣石卫指挥张明珍踞卫自立,反叛明朝(1644年清兵入关,定鼎中原,但势力未及粤东,海丰县未易帜),围困石桥场土城,  “士庶起来自卫,据土城与之对峙”等记述,可见是时石桥场土城仍在;及至清乾隆十年(1745年)陆丰知县王之正主编《陆丰县志》时所载:石桥场土城“明知县张济时建……今城废”。依此推断,石桥场土城应废于清初。
  碣石卫城,数百年间或整或废。清顺治二年(1645年)八月,张明珍围困石桥场土城之际,当地义军首领苏成(原是反明义军首领,清兵入关后,出于民族大义而抗清)率军攻陷卫城,俘张明珍解海丰县城(时碣石属海丰县辖地),交明朝政府处置,并占踞卫城作为据点。顺治五年(1648年)苏成死后,苏利接领其众。顺治十四年 (1657年),因各地抗清失败, “广东悉平”,苏利迫于形势而接受清廷招安,清廷授苏利为碣石水师总兵官。在此前后,苏利镇守碣石卫城,并对古卫城进行了全面加固和修筑,故明卫城又有“老苏城”之称。清康熙初年,碣石改称碣石镇。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碣石水师总兵官苏利抗拒朝廷拆地迁界而遭剿,苏利战死,余党悉平。随后,碣石镇设都督佥事,总兵(品秩与卫指挥使一样,从二品或正三品,与六部侍郎同级)苗之秀到任。时清廷正厉行“迁界”,苗之秀遂令从古南门往东三百米处(今碣石镇内城脚王)开始至古北门,垂直建筑一条长1200米的防御工事,这就缩小了从古卫城东门以内的三分之二面积。这条防御工事由土石筑成,因在城内构筑,工事两侧没有挖壕沟,今从碣石镇城脚王至铺仔街口新铺社,仍有一段长数百米、高2米、宽3米的城垣遗迹可寻。这道工事历来被误认为是碣石镇第二次筑城,实不然也。
  清代,碣石仍是军事重镇,设驻镇总兵一员,统辖左、中、右三营,中营驻镇卫城内,左右二营分别驻防捷胜、甲子,防区基本与明相近,额定官兵共3575名,统有兵船60只。至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准粤东沿海 “展界”,于是总兵苗之秀干脆废弃明卫城,在其西南部濒临海岸的地方,重新修筑碣石城。新卫城座落在石桥场土城西面,全部用砖石垒筑而成(俗称石城),是一座建筑完整、结构严密的卫城。新城规模与明城相近,城高二丈,墙厚八尺,周围一千一百二十丈,面积约合70.6万平方米。也辟有四个城门,东门在今碣石镇的东门头,西门在今碣石镇鲤鱼石外,南门在今碣石镇南门口(海边),北门在今北关小学处。整座城为大椭圆形,总镇府设在南门处,其右有城隍庙(俗称内城隍庙)、军街(聚居军人而得名)、校场,北门内为左营公馆和右营公馆,城东南分别设游击署、守备署、石桥仓场、分府署,并有佛母庙、海王庙、赵公祠等建筑物,民居杂居其间。这就是历史上碣石第三次建城。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选择。就象今天的改革开放潮流,选择了深圳为经济特区,使一个边陲渔村,弹指间成为现代都市。那个时代选中了碣石,于是,一个荒僻的海岬更以“卫”的形式崛起,筑成了深沟高墙的城垒,成为广东东路海防中心枢纽。斗转星移,时过景迁,随着清朝全盛时期的逝去,巍峨的卫城更开始崩落。宣统三年 (1911年)冬,国民革命军攻陷碣石卫城,清总兵李梦说潜逃,碣石易帜。民国以后,碣石虽仍是保卫国家安宁的前沿,但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已大大削弱。清卫城经历了多次战事,至民国16年(1927年)城墙已破废,到1949年以后,所余四门楼全部拆毁,辟为环城马路。而今,碣石以另一种方式和气质,以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丰富的历史内容、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的风土人情和雄健的发展步伐,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商家前来探访、观光旅游与投资,发展而成为一座现代文明城镇,199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城”。(翁江山)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