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客服QQ号:
1344750938 


网站广告:
15916014017

正字戏堂堂正正 八百年来都唱着体面的大戏

日期:2015-04-16    阅读: 次   来源:网络    录入员:曾弘真    查看全部评论

    导读:正字戏入粤,慰旗军思乡之情。因为是演给官兵看的,演的都是忠良将相的故事,唱的也是气势凛然的官话。

正字戏《刘文龙》剧照,舞七丈旗是正字戏的传统技艺(郑迅/摄)

正字戏《刘文龙》剧照舞七丈旗是正字戏的传统技艺(郑迅/摄)

正字戏传统剧目手抄本

正字戏传统剧目手抄本

建于明万历五年的玄武山古戏台,以往专供正字戏演出(钟哲平/摄)

建于明万历五年的玄武山古戏台,以往专供正字戏演出(钟哲平/摄)

    说起海陆丰正字戏,不得不提正字戏的“道场”玄武山。玄武山位于陆丰碣石镇——这样说其实还不准确,应该叫碣石卫。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碣石设卫城,是广东海防七镇之一、明三十六卫之一。碣石卫规模大,辖内旗军多,地理位置重要,与天津卫、沈阳卫及威海卫合称中国明清四大卫。

    正字戏入粤,慰旗军思乡之情。因为是演给官兵看的,演的都是忠良将相的故事,唱的也是气势凛然的官话。

正字戏在民间流传后,依然保留着这种大气的传统。在海陆丰地区,最有民众基础的是白字戏。然而每逢一些很正式、隆重的场合,或是大户人家请戏,都要请一台正字戏,才够体面。直到如今,白字戏专业团、民营团依然活跃在海陆丰的乡村戏台,而正字戏则少有民营剧团。

    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是正字戏唯一专业团队,他们也很少像白字戏、西秦戏那样通过乡村理事会订戏来下乡演出,多是参加政府“送戏下乡”、“文化广场”等项目中的演出。虽然演出不再像旧时那样仅仅为军队或达官贵人服务,但这种演出生态,仿佛依稀保留着正字戏昔日的“架子”。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他们似乎是优越的。从传承的角度来说,却未必。

    南戏遗韵,比昆曲更古老

    由广东省文化厅、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本周在广州举行。在1月13日召开的“广东省珍稀剧种学术研讨会”上,昆曲专家余懋盛发言时说:“保护地方剧种,就要充分发挥剧种自身的特色和绝活,不要用其他剧种的特色来代替。比如这次汇演中看到的正字戏演出,里面的跑布马是很有特色的,应该更突出。至于前半部分的一段长绸舞,是不是正字戏本身的特色,我不了解,如果是外来导演为了视觉欣赏而加入的,是否有必要保留,则有待……”

    余懋盛话音未落,坐在后排听众席上的一位精神干练的老太太站起来,用清脆响亮的声音说道:“这就是我们正字戏的特色,是我们的传统技艺,不是学别人的,叫做‘舞七丈旗’,有名有姓的!”

    这位果断打断专家发言的不是别人,正是正字戏国家级传承人彭美英。

    被昆曲专家质疑正字戏的绝活,彭美英当然是要站出来说话的。一个月前,羊城晚报记者到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采访时,彭美英介绍正字戏渊源的第一句话就是:“正字戏比昆曲还要古老。”这一说法是否有明确的文献支持,暂且无法展开详尽的比较。然而昆曲公认的历史是始于14世纪的苏州,距今六百多年。而海陆丰正字戏是南戏余响,仅从明代入粤的时间算起,就有六百多年。要是再追溯到南戏之源,则有八百多年历史了。因此彭美英的说法,不是没有依据。

    演武有正气,饰文多雅意

    在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挂着一面锦旗,写着“演武有正气,饰文多雅意”。彭美英说,这正是正字戏的亮点。

    作为南戏遗韵的正字戏,文戏唱腔复杂,音乐丰富,有古老的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青阳腔、四平腔等。“莫来由,坐益思,情牵意马,月下蓦地自踌躇,羡王孙才貌风流俊雅。我看他风流舒展双眉气宇轩昂,怎能够与他共结良缘。奴待说,又自惭,这相思又来缠绕,阳台路在哪厢,怎能够与他相伴共鸳鸯!好教人心猿意马好难耐!”一段《锦缠道》,听得人酥软。

    彭美英说:“我们正字戏的表演有多细腻呢?你看《百花赠剑》,那个公主想嗅一嗅丫环有没有偷酒喝,就说要喝茶。丫环倒了茶来,公主故意把茶盘用力一按,丫环一步凑上前,公主就闻到了她的呼吸。”彭美英边说边做了个公主嗅酒的动作,犹如回到戏台时光。

    相比起含蓄的文戏,正字戏的浓墨重彩,更体现在武戏的表演上。《正字戏志》概括道:“正字戏重做,没有唱念或者很少唱念的细节表演,遍布各类剧目;这些细节,生活气息比较浓,大都是表演精彩的所在。”

    刘怀堂《正字戏研究》在分析《古城会》之《斩蔡阳》演出时,写道:“这些动作大开大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气势沉雄稳重,表现了蔡阳怒不可遏的心情;其后还有蔡阳耍刀、行兵,突出蔡阳武艺高强而不是平庸之辈。这样的场面在正字戏武戏中比比皆是。”武戏在正字戏中占有极大比重,代表关羽、包拯、尉迟恭唱腔的“三公曲”,也成为正音曲的本腔。正字戏的脸谱走的也是粗犷路线,突出眼睛、眉毛和嘴部特征,勾画极简,质朴强烈。

    出土古本,重现舞台

    这次“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的第一场戏,就是正字戏《刘文龙·锄奸》。《刘文龙》全剧也在不久前的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演,获得好评。

    《刘文龙》是明代古本剧目,原版是明宣德七年(1432年)的《刘希必金钗记》,《永乐大典·戏文》和《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均有著录。1975年,潮安县出土了一本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剧本静卧尘土五百余载,静候有心人。


    《刘文龙》的故事大意是:汉朝南阳县刘希必字文龙,娶妻萧氏。新婚三日赴京赶考,夫妻在洗马桥上道别。刘文龙中状元,曹丞相欲招其为婿。刘文龙自言已有家室,不从。丞相遣其出使单于国。单于把公主许配给刘文龙。刘文龙日夜不安,愁眉不展。公主询问原委,为其感动,帮助刘文龙逃脱。刘文龙家中妻子萧氏日夜盼郎归,苦等21年。公婆以为文龙已亡,有人来提亲就逼萧氏改嫁,萧氏在洗马桥投河自尽,幸被救起。此时刘文龙归家,夫妻团圆。

    这一出正字戏老戏新编,历时一年。主创团队将原本67出、200多个曲牌的剧本整编为8出,保留了最具代表性的40个曲牌,并辅以现代的灯光、音效等舞台效果。这台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原本是要演7天的。浓缩之后,依然保留了舞七丈旗、抖靠旗、跑布马、升帐、登高台等正字戏传统技艺,保留大锣、大鼓、大唢呐的演奏特色。表演炽热,气势夺人。演出这台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