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客服QQ号:
1344750938 


网站广告:
15916014017

碣石卫畲歌

日期:2009-08-09    阅读: 次   来源:    录入员:    查看全部评论

   “城歌”还是“斗城歌”、“斗畲歌”?
  2008年6月20日,市政协组织委员去城区捷胜镇开展非物质文化调研活动。在该镇汇报材料中,有一个项目是“城歌”,这会不会与陆丰碣石镇的“斗城歌”一样呢?明清时代,捷胜所是碣石卫管辖的,其文化、语言、民俗相对远离海丰县城而接近碣石。但其解释却是自己独特的:“上山有山歌,出海有渔歌,而捷胜过去是一座所城,四周有城墙,分东、西、南、北四城门,设有吊桥通往城外,个城门建有城楼。据捷胜人何大海介绍,古时捷胜有城歌,现在少有人知,其形式借景起兴,句子对应,内容以捷胜所城的生活为主。”这样看来,与碣石的“斗城歌”不同了。
  碣石的“斗城歌”多流传在农村,是农妇和村姑没事时围在一起斗歌的,内容不局限于生活,多为戏剧故事改编。譬如取材于潮剧《陈三五娘》的歌谣:
  起头:“井底一点金,井面开花双石榴,陈三五娘相牵走,放掉益春着半洲。”
  对应:“井底一点红,井面开花双牡丹,陈三五娘相牵走,放掉益春着半山。”
  一般是一人起头,第二人用相同形式和相同内容的对唱,只有个别韵字不同。第三人又要重新起头,就这样一个一个地传下去。最少两个人,最多的无限制,相当于对歌、斗歌。关于这种文艺形式叫什么呢?碣石人叫“斗城歌”,“斗”、“歌”都可以理解,唯“城”不知道该写什么字。如果写“城”,那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困扰了笔者多年。2008年在汕尾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的会议上,我提了这个问题并吟唱了一段,参加会议的《陆丰文史》一位编辑说是“斗畲歌”,并拿出当期的《陆丰文史》,陆丰有人考证,陆丰的先民是畲族,畲人喜欢斗歌,后来就流传下来。看里面所举的“歌曲”,和碣石的“斗城歌”一模一样。但“斗畲歌”的“斗”是“斗胜负的斗(dou3)”,是鬥、閗、鬬的简化字,而碣石人“斗城歌”的“斗”是“斗榫”的“斗(dao3)”,仅是鬬的简化字。同样是对歌,“斗(dou3)歌”是比赛,而“斗(dao3)歌”虽然有点斗胜负,但主要是凑在一起对歌,只要有两个人以上凑在一起,就可以对唱了。由于对“斗城歌”的“城”字无法理解,加上福佬话(河洛话)的“城”与“畲”音近,故此笔者初步认同“斗城歌”可以写为“斗畲歌”。
  从捷胜镇放给调研人员看的录像中看到,七八个妇女围在一起唱“城歌”,其演唱形式、旋律、歌词都和“斗畲歌”一样。这样看来,“城歌”不是捷胜独有的。当晚在城区政府食堂吃饭时,城区政协主席说他们家乡也有。可见,“城歌”过去在海陆丰的城镇、乡村的妇女中普遍流行,有可能原来从城市流向乡村的,因为明初设碣石卫,管辖甲子、捷胜、平海、海丰等共 9所,属屯兵制,士兵兼任农民,世袭军籍,惠州东部沿海的居民主要是碣石卫的官兵及家属,卫城和所城是沿海一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歌”可能就是卫城、所城官兵家属对唱的歌谣,并流传开来的。那么,究竟是写成“城歌”,还是“斗城歌”、“斗畲歌”呢?有待有识之士考证。
  
  2008年6月25日星期三

付碣石《斗畲歌》18首,源自碣石某位大学生回忆儿时奶奶给他唱的诗歌,笔录珍藏下来,并发布在他的博客上,广为散传:

一只小鸟厝顶飞

陈氏教子陈素梅

考了状元去游街


    二

刺仔开花白抛抛

蚵壳烧灰粘厝头

粘到三间二伸手

粘到四间白门楼

 

刺仔开花白披披

蚵壳烧灰粘厝边

粘到三间二伸手

粘到四间乌门离

 


苍蝇飞来翅披披

双结义
    福建诗
    福建油橄榄

橄榄有连诗

 

苍蝇飞来翅拖拖
    双结义
    福建歌
    福建油橄榄

橄榄有连歌


     四

刺仔开花白披披
    阿妹提饭到田边 
    等待我兄挣钱好
    金钗重重打一支


刺仔开花白抛抛
    阿妹提饭到田头
    等待我兄挣钱好
    金钗重重打一抛



竹叶飞落尖是尖
龙眼好食甜是甜
    做人媳妇艰多难 ^
一句不对千人嫌

    竹叶飞落长是长
龙眼好食酸是酸
    做人媳妇艰多难
一句不对千人传

    六
    一只船仔去载蚵
我载有
你载无
我载一船孟姜女
你载一船丑八婆

一只船仔去载蛤
人载有
你载空
人载一群孟姜女
    你载一群丑八公

    七
绿竹绿竹头
    竹像水水长流
    观音坐着绿竹顶
    五娘坐着古井头

绿竹绿竹丝
绿竹打水水淋漓
观音坐着绿竹顶
    五娘坐着古井边


拿起采仔扫书窗
书窗无扫篷篷英
头来又爱君生好
二来又爱君聪明


拿起采仔扫书橱

书橱无扫篷篷如

头来又爱君生好

二来又爱君读书



井底一点油
井面开花双石榴
陈三五娘相娶走
放掉益春在半洲

井底一粒沙
井面开花双牡丹
陈三五娘相娶走
放掉益春在半山


井头一块石
四娘担水踏不着
待你后生行开去
待我老人花枝衬花叶

井头一块板
四娘担水踏不红
待你后生行开去
待我老人花枝衬花丛

十一
长麻好节无配头
服侍家公目汁流
知得家公像父母
知得云开见日头

长麻好节无配丝
服侍家母目汁漓
知得家母像父母
知得云开见日天

十二
一丛松树倒着山
有孝媳妇敬大官
拿起银瓶敬杯酒
拿起银筷夹虾干

虾干夹落滑滑吞
提衫提裤落渡船
渡公渡婆问你爱去哪
    我爱深山拜祖公

一丛松树倒落坑
    有孝媳妇敬大家
    拿起银瓶敬杯酒
    拿起银筷夹虾须

    虾须夹落滑滑吞
    提衫提裤落渡船
    渡公渡婆问你爱去哪
    我爱深山拜祖坟
注:“大家、大官”即:“家公、家婆”(方言)。
    爱”即“要”(方言)。

    十三
    行桥是行桥
    腊腊珠子买整箱
    乌乌头毛红簪索
    打扮细姑做新娘

    行板是行板
    腊腊珠子买整双
    乌乌头毛红簪索
    打扮细姑做新人

    十四
   你那厢
   我这厢
   爱斗城歌企满前
   一千八百合你斗
   斗你牙齿无半边

   你这厢
   我那厢
   爱斗城歌企满边
   一千八百合你斗
   斗你牙齿无半支

    十五
   上埕好扫帚
   上路好宫鞋
   唱歌双人唱
   唱久歌会齐

   上埕好簸箕
   上路好脚缠
   唱歌双人唱
   唱久歌会圆

   十六
   埠头是埠头
   埠头女子真正贤
   何唔归房绣针线
   出来牵园砍蔗头

   大塘大塘官
   传说大塘好祖山
   何唔骑马收租返
   何用担盐过大安
注:“埠头”、“大塘”、“大安”为地方名

   十七
   水桶水桶轻
   水桶打水浇花藤
   今年花藤真正好
   娘仔正大未对亲

   水桶水桶重
   水桶打水浇花丛
   今年花丛真正好
   娘仔正大未对人

   打墙留墙坯
   留给娘仔看花围
   今日看去十八蕊
   明早看去四蕊开

   打墙留墙孔
   留给娘仔看花丛
   今日看去十八蕊
   明早看去四蕊红

   十八
   行桥是行桥
   手捧书册入书场
   脚穿红鞋手握笔
   笔尾屈弯来看娘

   行板是行板
   手捧书册入书房
   脚穿红鞋手握笔
   笔尾屈弯来看人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