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客服QQ号:
1344750938 


网站广告:
15916014017

方言的由来和构成

日期:2007-12-19    阅读: 次   来源:    录入员:    查看全部评论

一、海陆丰方言的构成与由来

    海陆地区是富有特色的地区,不论是风土人情、民间习俗,还是文化风貌或艺术爱好等方面,都有与外地不同的特色,但最为奇特迥异的还是这个地区的方言。 
    海陆丰方言有福佬(河洛)话、尖米话、军话和客家话四种。客家话多流行于北部山区,军话和尖米话只局限于鮜门至惠东平海一带少数村落,其语言混杂广州话、福佬话、客家话和普通话,故民间有“识得平海军(话),晓得天下文”的说法,但毕竟讲军话和尖米话的人为数不多,时至今日,几乎濒临于灭绝的边缘。因此,流行于海陆丰的语言,占绝大多数还是福佬话。 
    一、福佬话 
    福佬话来自福建南部的闽南话,它与海南话、雷州话、潮州话和台湾福佬话同为闽南方言的分支。有人尝试把海陆丰话划归入潮洲话里面,甚至把海陆丰的白字戏也并入潮州戏中,但结果只是白费功夫,根本得不到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海陆丰话同漳州、泉州、厦门话较之海陆丰话同潮州话更为接近和雷同。历史早已证明:海陆丰人和潮州人是从闽南入粤的两个分支,入粤后在各自的地域里和当地先民融汇于一起,经过岁月的演变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所以,海陆丰和潮州,虽有不少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但切不可混为一谈。 
    那么,福佬话为何又称河洛话,它的渊源又发端于何处?这就要追溯到汉人和汉语入闽的历史。 
    河洛,就是河南洛河也就是中原一带,这一带当然是汉人最早聚居的地方,但中原汉人有过几次较大的迁移。袁家骅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中原人迁移入闽的过程,大概始自秦汉,盛于晋、唐,而以宋为极。” 
    林宝卿《闽南话探源》一文中指出:河洛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是在东晋年间“五胡乱华”之际,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誌)。这次入闽的汉人,比较集中的定居在建溪、富屯江流域,闽江下游和晋江流域。当时汉人已成为福建境内居民的主体,这些汉人带来的汉语,应该是是闽语形成的基础,是福建历史最久的汉语方言,它反映了许多隋唐以前的汉语特点。 
    河洛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的时间,是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县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123个将领南下“征蛮”。这批汉军征蛮后便定居下来,并开发了闽南的漳州(《漳州府志》),他们带来了七世纪的中州话。 
    河洛人第三次大规模入闽是在唐朝末年。当时中国陷入藩镇割据的纷乱状态,河南光州固始县王潮及其弟王审知乘乱起兵,带了大批人马南下入闽,占据福建全境。不久,王潮被敕封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公元926年,王审知之子王延翰立闽国称帝。这批人带来了十世纪的中州话,对闽方言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据此可见,福建河洛人大部分是晋唐时期从河南中原徙迁过来的,这就是有力地证明了闽南人的根在中原,而闽南话乃是来自中原的河洛话。 
    到了宋朝末年,中原已沦为金人统治,不愿改易衣冠的中原人则逃避于浙闽,或跟随宋军至粤东海陆丰,这批人带来的汉语也多半是河洛话。 
    南宋至元、明三代,由于战乱、天灾及军屯等原因,聚居于福建的河洛人,从莆田、泉州、漳州、安溪等地南下向粤东潮州及海陆丰迁徙,他们带来了源于中原又在闽南结合演变的闽南方言(俗称福佬话),然后又与较早放粤的少数古越人和苗、蠶、畲等土人听用的土话相互影响和融化,而形成现在所流行的海陆丰方方——福佬话。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