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客服QQ号:
1344750938 


网站广告:
15916014017

马 采

日期:2008-01-17    阅读: 次   来源:    录入员:    查看全部评论

马  采


    马采,1904年生于海丰县城下巷。1918年县立高小毕业后,考入海丰中学。1921年留学日本,初入东亚补习学校,1922年3月转入东京私立成城中学,1923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特别预科,1924年转入第六高等学校本科,1927年3毕业后考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1931年毕业后考取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继续攻读美学、美术史。

1933年毕业回国,历任中山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兼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等校教授。1935年发表《黑格尔美学辩证法》,是我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黑格尔美学的著作。1940年在昆明出席全国哲学学会第四次大会,宣读论文《论艺术理念的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被称为“马氏美学辩证法”。

抗战初期,马采与当时刚从海外归来的缪培基、乔冠华等在广州创办《现代中国》杂志,介绍西方学术文化,分析国内外形势,宣传抗日。1938年初起,广州不断遭受日机空袭轰炸,马采在险恶处境下,翻译了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告德意志国民》,以为抗日救国输送精神食粮。10月,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迁到云南澄江,1940年迁回粤北坪石。在坪石期间,发表了《席勒审美教育论》、《美的价值论》、《中国画学研究导论》等论文。抗战胜利后回到广州,先后由大学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哲学概论》(1947年)、《论美》(1948年)、《原哲》(1949年)3本专著。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马采被调到北京大学。1958年与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合开解放后第一次美学专题课,分讲《黑格尔以后的西文美学》;又代邓以蛰讲授《中国美学思想》。196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马采被调回中山,继续进行研究和翻译工作,翻译、出版了幸德秋水的《社会广义神髓》、《基督抹杀论》以及《近代日本思想史·上卷》。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尽折磨。1978年后,依然天天跑图书馆,找资料,爬格子,发表了一批论文,出版了《中国美学思想漫话》、《世界哲学史年表》、《哲学与美学文集》、《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等著作。1999年3月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5岁。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