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客服QQ号:
1344750938 


网站广告:
15916014017

战地报告文学开创者丘东平

日期:2008-04-12    阅读: 次   来源:    录入员:    查看全部评论
    丘东平,小名谭月,后名席珍,号东平。1910年5月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梅陇镇的马福兰村,l941年7月24日牺牲于江苏省建湖县庆丰乡的北秦庄,时年3l岁。
    他是中国著名的革命作家,是第一个拿枪又拿笔奔赴前线,深入战地,写出了一篇篇短小精悍的通讯报道和报告文学,鼓舞士气并参与战斗的战地记者、宣传鼓动家、作家,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是我县革命史上一位影响较大而且一直深受海陆丰、香港、上海和江苏人民敬仰的烈士。东平的名字和东平的作品,影响和鼓舞着几代人,著名作家于逢同志说过:“海丰应以能培育出自己这样的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和光荣”。此话说得很对,象东平这样杰出这样优秀的英烈,我们将永远作为学习的榜样,丝毫也不能忘记他的光辉事迹。
    丘东平一生跨越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三个历史时期。
    他的幼年,在其家乡马福兰村念过一段私塾,接着便到梅陇瓣香和水口乡毓英小学就读,成绩经常名列榜首,其中有一段时间,他还当过劳动童子团团长。
    1926年,他考上了县城的陆安师范,当时海陆丰农民运动正搞得热火朝天,彭湃、杨望等农运领袖经常到学校演讲,促进了他的革命思想飞快进步与成长。不久他在学校参加了共青团,又不久他被调至农民自卫军当文书,在农军里他结识在那里当教官的聂绀弩,以后竟成为文友与莫逆之交。
    1927年初,因工作需要,他又被调到海丰共青团宣传部,协助陈振枢部长出版《海丰青年》。
    1927年“4•12"反革命事变后,海陆丰人民连续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回击蒋介石的血腥镇压。丘东平积极地参加了三次武装起义以及随之而来的为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1928年2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失败,丘东平退往老家马福兰隐蔽,这年秋天,在亲戚的帮助下,他从马宫乘船逃往香港,初在长洲砍柴割草做杂工,不久打听到陈振枢的下落,便到九龙与陈振枢住在一起,靠写点文章,在教堂唱诗班里唱诗以及后来在报社里做校对员等工作谋生度日,生活十分艰苦。
    1931年,日军在东北制造事端,暴发了“九•一八”事变。全国人民非常震怒,丘东平和陈振枢随即在香港发起组织“抗日同盟",印发标语传单,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其时蒋介石正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变本加厉地对苏区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但年仅21岁的丘东平却突发奇想,到江西找十九路军,策动他们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及全国人民一致抗日。他把这个想法告诉陈振枢,陈开始以为是异想天开,根本毫无可能。丘东平则认为可以一试,因为当时军民抗日救亡情绪高涨,而他二哥丘国珍和其拜把兄弟翁照垣将军又同在十九路军的主力一五六旅当参谋长和旅长。说服他们并通过他们劝说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等十九路军将领,不是没有可能的,丘东平终于说通了陈振枢并带领他七弟丘俊,三人同行直往江西。
他们长途跋涉到达江西南昌时,正碰上十九路军在第三次围剿中被彭德怀率领的红军在兴国高兴墟打得落花流水,蔡廷锴差点被俘。他们退回南昌后,蒋介石正命令他们前往上海驻防。
    丘东平在南昌郊区找到了丘国珍和翁照垣,并同一五六旅同路往上海防区。一路上,丘东平和陈振枢对翁照垣、丘国珍以及一五六旅的官兵做了大量抗日救亡的宣传鼓动以及耐心的思想工作,终于促使翁照垣思想的转变,同意在军官中发起签名运动,志愿到东北前线抗日,当他们到达上海防区后,丘东平又通过翁照垣去疏通蔡廷锴、沈光汉、区寿年、谭启秀等将领,决定一致要求批准赴东北前线抗日。
这一决定的形成,主要因素固然是当时全国军民特别是十九路军爱国救亡情绪的高涨和翁照垣等爱国抗日将领的思想觉悟的提高,但丘东平一路上的宣传策动以及发起营以上军官的志愿抗日签名运动,毫无疑问是起到关键性的推动和激发作用。由此可见,当时年仅2l岁的丘东平,他的抗日统一思想之明确和宣传能力之高强,以及他那敢干、敢于冒险、敢于胜利的作风和毅力,都是非同凡响和出类拔萃的,这在全面抗战还没有开始,国民党还热心于内战的时候,丘东平这一大胆的举措,更属罕见和难得。
可是,没等十九路军志愿赴东北抗日的请求送上去,1 932年1月28日,上海淞沪抗战便在翁照垣旅的防区闸北打响了。丘东平马上投入这次战役之中。
    “1•28”淞沪战争打得非常激烈,十九路军在上海人民的支援下给飞扬拔扈的侵略者以迎头痛击,取得了巨大胜利,打得他们四易其帅,威风扫地。丘东平与陈振枢在战地上奔跑宣传,鼓舞士气,并积极出版《血潮》报,人手一份,成为杀敌的精神武器。是我国最早的一份抗日战地报纸。
但蒋介石却害怕淞沪抗战的胜利破坏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公然命令十九路军撤退,与日本签订停战协定,接着又命令十九路军进入闽赣与红军打内战。十九路军不得不退到福建,不久便爆发了以推翻蒋介石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为目标的事变,史称“闽变”。
“闽变"后不久,短命的福建革命就被蒋介石击败,十九路军亦随之被解散,丘东平不得不又回到香港。
1934年5月,丘东平第三次来到上海,寻求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他广泛接触文化人,先后结识了鲁迅、周扬、夏衍、胡风、周而复、吴奚如、欧阳山、于逢、陈辛仁、黄源、陈望道等作家与编辑,并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积极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同时创作并发表了《通讯员》等一些作品,受到文艺界的好评。
接着他通过陈望道到《太白》杂志当校对,利用业余时间,约半年便写出了5部短篇小说,其中有《红花地的守御》、《一个小孩的教养》、《多嘴的赛娥》等。直到年底,他居然写出了十数篇小说,内容多数反映海陆丰农运和苏维埃斗争,为上海文艺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革命风气。
1934年底,为了寻求新的知识,他赴日求学深造,进入了东京明治大学学习。他除了学习之外,广泛接触日本文学界以及中国留日学生,并参加“左联"在东京的分支机构。不久,东京“左联”一致推选他负责“左联”的组织工作,同时兼《杂文》、《东流》两杂志的出版工作,实际上成了东京“左联”的重要负责人。
活跃在东京“左联”的活动分子之中还有个陈子谷,他们并肩作战,出入相随,成了挚友,他们曾一起去千叶县拜访时在那里居住的郭沫若,并请他批评东平的作品,郭沫若后来写了一篇题为《东平的眉目》的评论:“……我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世代的先影,我觉得中国的作家中,似乎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人”。当时郭沫若给予东平这么高的评价,可以说是异常罕见和突出的。
1935年末,东平闻说中央红军已到达陕北,急于想回国参加抗日,于是又匆匆回到了上海。
1936年初,他回香港探望原十九路军将领并打听他二哥丘国珍的消息,得知他在白崇禧司令部任参谋长,因此他又赶赴广西,参加反蒋的“六一”事变。此次事变亦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又回到了上海,进行革命文艺活动。这时,除了参与“左联"的活动外,主要还是创作,并接连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和《长夏城之战》。不久又发表了中篇小说《火灾》,接下来又马不停蹄地与欧阳山、于逢、草明等合作另一部中篇小说《给予者》。
  《给予者》是在1937年“8•13”第二次淞沪战争后不久开始创作的。小说酝酿在上海,完稿在武汉,主要是与欧阳山、于逢等合作构思草拟提纲,由东平执笔写成。是一篇反映抗战初期比较成功的作品。
作者在篇首提示中说:“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他是一个给予者……他给予他们一个使全世界惊悚的战争。对于他的兄弟们,他也是一个给予者……他没有支付金钱、怜悯和夸张、可笑的辞令;他支付了他的生命”。
战争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只有不怕牺牲的人,才能赢得战争。《给予者》给予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接着,东平去南昌看望因战负伤在医院的七弟丘俊,并根据丘俊的事迹很快写出了浴血抗战的《第七连》,此文发表后也成为一篇比较出名的战地报告。
    l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东平获准在刚成立的战地服务团工作,不久便随以粟裕为队长的先遣队挺进敌后,活跃在大江南北。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深人敌后参与战斗,以饱满的激情与熟练的技巧,写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和辛辣地揭露了敌人。如《把三八枪夺过来》、《截击》、《王陵岗的小战斗》、《宣扬王道者的行列》等,这些文章的体裁,成为后来被称为军事报告文学的鼻祖,受到当时战士和群众的喜爱,也受到叶挺、陈毅、粟裕等领导人的重视和赞扬。这种新颖的形式和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理所当然的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940年夏,陈、粟率部渡过长江,7月成立江北指挥部,接着组织了规模较大的黄桥战役,一举歼灭敌人一万多人,为华中根据地的建立扫清了障碍。11月,成立了华中指挥部,丘东平随陈毅与粟裕进驻苏北重镇盐城。
    到盐城后,丘东平便奉命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简称华中鲁艺。他被任命为筹委会主任,负责整个筹建工作。
他找刘彬、彭康、许晴、刘保罗、许幸之、陈岛、蒋天佐、何士德、莫朴、孟波、孙缃等同志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全院分设文学系、戏剧系、美术系和音乐系四个专业和一个普通班,一个少年队,一个实验剧团。
    正当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1941年1月6日,传来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沉痛的消息: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项英、袁国平遇难,军部属下9000多人除2000多人突围外,其余6000多人壮烈牺牲。
    这消息不但震动了全国上下及海内外,更直接震动新四军和苏北华中根据地。与叶挺有着深厚感情的丘东平更是伤痛至极。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强忍悲痛,丝豪没有放松华中鲁艺的筹建工作,终于在1 941年2月8日,华中鲁艺于盐城宣告成立,院长由刘少奇兼任,教导主任丘东平,负责主持全面工作。
    华中鲁艺效法延安鲁艺,实行战时军事体制,快速培养艺术人才,在教员教材教室等十分短缺和简陋的情况下,在刘少奇、陈毅和丘东平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使艺术人才迅速成长并脱颖而出。丘东平除负责全面的行政工作外,还直接兼任文学系教授。但有一个问题,他始终不能忘怀,那就是他计划写一部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但担负着学院的行政工作,创作任务是无法完成的。
    到了1941年6月间,华中鲁艺的各项工作已走上正轨,他可以放手来写作了。于是他向领导提出辞去教导主任职务,专心写长篇,领导考虑后批准了他的要求,于是他便开始长篇小说《茅山下》的创作。由于早有酝酿,材料又十分丰富,写得比较顺利,至7月间,他已完成了《茅山下》的前五章,约三万六千字。
    7月中旬,日寇大举进犯盐城,司令部命华中鲁艺分为二个队撤退。黄源负责一队跟随司令部转移,东平、许晴、孟波负责二队,向湖垛地区撤退。
    7月23日晚,二队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湖垛地区(即现在的建湖县庆丰乡)的北秦庄住宿。24日凌晨,敌人闻风奔袭,二队仓卒应战,向村外突围,丘东平站立桥头,指挥并掩护二队同志通过桥头向村外突围撤走,当同志们撤过小桥之后,丘东平本可以同他爱人辛文一起撤往安全地带,但此时他发现还有几位学员还没有从桥的那边过来,东平只好命令辛文快撤,他自己再回去帮助那几位学员冲过小桥,没想到就在这关键时刻,日本鬼子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他壮烈地牺牲在苏北反扫荡的战场上,终年31岁。
    东平牺牲后,其墓址几易其地,最后迁到北秦庄不远的华中鲁艺殉难烈士陵园里,陵园中央矗立着庄严高耸的殉难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后面还专门建了两座烈士墓,一座墓碑刻着许晴烈士墓,另一座墓碑刻着东平烈士墓。苏北人民为了纪念东平,在解放初期曾一度把东平指挥战斗的桥命名为东平桥,北秦庄命名为东平村,庆丰乡命名为东平乡,庆丰中学命名为东平中学。可见,苏北建湖人民对东平烈士是怀着浓厚的敬仰之情的。(注:选自《汕尾文史》第十辑,作者:杨永)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