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客服QQ号:
1344750938 


网站广告:
15916014017

寻访温源宁出生地—— 陆丰南塘镇响溪尾的“全息投影”

日期:2015-07-16    阅读: 次   来源:    录入员:    查看全部评论

      都说“风过留痕,雁过留声”,但大名鼎鼎、学贯中西的现代文化名人温源宁,其故乡具体在哪?至今还是个谜。人们只知道《不够知己》一书的“序”中称其为“广东陆丰人”。而一生恃才傲物却对温源宁十分佩服和亲近的钱钟书,在回忆时也称他是“广东陆丰人”。

      据陆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怀好称,三年前,他陪同省民俗专家考察陆丰古村落时,来过南塘镇溪南村响溪尾村,听到该村一位90多岁老人说,他们村在民国时期出过一名外交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怀好一下子就想到了曾在希腊当大使的温源宁,那么,温源宁会不会与此有点关联呢?

      近日,我们专程来到响溪尾村,希望在一次“全息投影”中探寻关于温源宁的蛛丝马迹。

      拥有“下山虎”群居的古村落

      溪南村响溪尾村是由温姓居住的小村庄,现在有人口1000多。该温姓是从碣石镇酉洞一支(第十世)于清康熙年间搬迁而来的。村里有一个古村寨,现在寨门的正前方是一片低洼田地,以前可能是一条汤汤流向的溪流,溪南村响溪尾村可能因此得名。

      据当地人说,这个古村寨是由温氏第十三世景泰与其弟明泰在乾隆1750年间兴建的,原来寨名叫新兴寨,现在叫响溪尾村。古村寨方圆均有围墙,占地近200亩,寨门并不高。踏进正门,只见中间两排民居背对而筑,左右两边各留有约三米的巷道;巷道的两边又分布着门面相向的民房。中间的民居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三间两伸手”,即为一厅二房二个前房,形制是十分古老的“下山虎”。 这些“下山虎”中间不开门,而是在一边开出 “龙虎门”。从正门看“下山虎”真有点如下山的老虎。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称“伸手房”)为两只前爪,以厅为肚,厅两旁的两间大房为后爪。总之,整个格局前低后高,犹如转身曲颈、张开大口,浑身是劲、蓄势待发的猛虎。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精气,它的大门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葫芦般的嘴阔、径窄、肚大,富于变化的空间。沿着灌木丛生的小径,里面有一处已经倒塌的“大夫第”,也是典型的“下山虎”。 “大夫第”藤蔓缠绕,蛛丝满布,残垣断壁,但门框上“大夫第”三字清晰,而且门框上在右边的石雕“麒麟祥瑞”图饰保留完好,古朴雅拙。

      在大门的右侧,还有一间房子住着人家,晾晒的衣服和觅食的母鸡,给这座岁月悠长的古村落传动着浓浓的生气。

      5付旗杆夹的文气萦绕

      古寨门外,5付旗杆夹赫然映入眼帘,已成为村中文气萦绕的一景。
据了解,竖旗杆夹挂旗帜,是清代民间的风俗。当时,谁家出了举人进士,都要到家族的祠堂前竖起旗杆夹挂上旗帜,旗帜上面写上中举人的姓名、中举名次等。旗杆夹一般放置于祠堂,有光宗耀祖的意思,同时也在激励本族子弟发愤读书。

      这5付旗杆夹的保存并不完好。有2付石碑的年代较久,显得斑驳,另3付石碑是新近摹刻的。上面的刻字表明,这5付旗杆夹分别是清代乾隆年间温日旭、温日益、温觐威、温觐祯与温觐贤所立的。幸运的是其中有2付旗杆夹的基座保存得比较完好,青石砌叠,可能是民国时的产物。其中,乾隆51年考中丙午科举人的温觐威,其父在雍正年间与两个弟弟先后远渡重洋,到印尼邦加岛吻里洞任职,逝后回新兴寨安葬。后因温觐威百万大洋献给朝廷,朝廷将其升为布政司都事,其父追封为奉直大夫,建“大夫”府。

      在响溪尾村村民的眼中,5付旗杆夹除了是村中古物,它还极富教育意义。村民家中的小孩上学前会被大人带到5付旗杆夹进行“学前教育”,让他们向勤奋好学的先辈们学习,用功读书。逢年过节时,村民也会带着小孩到祠堂祭拜祖先,还会指着石碑教育小孩好好学习。

      可以发见,有旗杆的地方,就是诗书礼乐流传的地方。旗杆越多的地方,就说明这里文人蔚起,文事弘扬,有着较深厚的文化精神底蕴。

      族谱辈序中显见“源”字

      我们向温氏族人了解询问温源宁,村里的人即使是70多岁的人,也都对此连连摇头,一问三不知。那些年轻人,更是直接地说“我们没听过温源宁这个人;我们的族谱里也没有记载。”再询问是否在民国时期出现外交官的事,不论老幼,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听过这样的事。但过南洋的人就有许多。”

      我们来到村干部温海侨家里,他拿出了他们温氏的族谱。尽管我们在谈话中无甚收获,但我们在查看其族谱时,却意外而惊喜地发现:“源”字在其辈序中醒目而见。

      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一世祖自从江西省永安太和县迁至广东碣石开基创业后,为了避免参差混乱,方便祭祖认宗,便在原有辈序的基础上,重新排下新的辈序:“崇基启发,典法维新,克开裕后,万载同春”。同时,考虑到辈序中有的字号犯了其父母乳名,又在设计了对应的四句诗文,作为书号辈序:“诗书礼乐,振作恢宏,源流世代,富贵簪缨”。 该族就用这两组诗文作为承先启后的正名凭证。现在,在响溪尾村,最高的辈序是基辈,最小的是维辈。可以断定,这“源”字是温氏自广东碣石开基创业后才有的辈序,别地方的温氏没有这样的辈序字号;即天下只此一家,别无他店。

      三族在南洋一族在南塘

      史载,清雍正九年即1731年,从海丰县析出所属的坊廓、石帆、吉康三都,设置陆丰县,县治东海溶旧墟寨(今东海镇旧墟),隶属惠州府。

      我们了解到,温氏第十二世温文桂生有四子,其中景泰、和泰和聪泰三人于乾隆早年间先后赴南洋,在那里开基立业。后来,景泰在印尼逝世后,其子护棺回陆丰,将其安葬在新兴寨,让他叶落归根。但景泰的后裔与和泰、聪泰的后裔已经在印尼落土扎根,开花结果了。只有明泰故土难离,依然守住在陆丰南塘。温海侨告诉我们,现在散落在南洋的响溪尾温氏一脉可能有15000多人,而在南塘这里目前仅有1000多人。

      从温源宁的情况看,他称自己是“广东陆丰人”,却没有讲得更具体的地方,可能一是觉得没必要讲得详细,一是真的不知道。他又能在民国初期就出国留学并于1925年从英国的剑桥学成归来,这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考之当时的陆丰,能够出国留学的真是寥寥无几。

      一点收获

      综合以上采访情况,我们觉得,如果温源宁的“源”字是辈序字号的话,那么,他就是取之这里的书号辈序,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是陆丰南塘溪南村响溪尾村人。并且是远赴南洋的温氏的后裔,他可能是出生在印尼的华人。只有在那里,才能有经济能力支撑他出国深造;只有在那里,他才不知道自己具体是陆丰的什么地方人。

       如果温源宁的“源”字不是辈序字号的话,那么,我们就很难推断出:温源宁是陆丰南塘溪南村响溪尾村人。

      但有一点,根据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回忆,说温源宁跟她的姑妈、表姐曾语儿之间,是用福建的福佬话交流的,应该说,温源宁的地方方言可能就是福佬话。(记者  黄俊杰 通讯员  陈怀好  陈建深)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